当前位置银行股权新闻资讯行业动态正文

城商行赴港上市遇寒流 锦州银行仅获1家基石认购

2015-11-27      来源:证券时报    阅读数【

港股IPO回暖之时,青岛银行、锦州银行、郑州银行三家内地城商行即将陆续登陆香港市场。

  其中青岛银行将于12月3日挂牌,今年6月推迟香港IPO计划的锦州银行挂牌日期为12月7日;郑州银行尚未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有消息称,其计划上市时间为12月21日的当周。

  单列两家已通过上市聆讯的城商行,除股权结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均呈现明显差异外,两家银行H股IPO的受捧程度也是天壤之别。其中青岛银行获得6家基石投资者对其IPO近70%股票的认购承诺,而锦州银行仅获1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其整个IPO规模的15%。

  不过从两家城商行在香港的发售情况来看,两行同时面临香港散户认购冷清。

  同期挂牌发行

  虽然晚于青岛银行提交上市预披露文件,但锦州银行的后续流程速度却明显快于青岛银行,进而两家银行前后脚完成挂牌发行。

  城商行赴港上市遇寒流,锦州银行仅获1家基石认购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银行都是在冲刺A股无果的情况下转战H股。

  青岛银行于2012年9月便披露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现已接受中信证券辅导”,但此后其上市工作并无实质性进展。眼见A股排队无望,青岛银行于2014年11月举行临时股东大会,正式启动H股上市计划。

  锦州银行则在更早的2011年9月便就A股IPO向证监会递交申请,同年10月,证监会接受该行A股上市申请,此后锦州银行每半年就A股上市更新申请文件。但“考虑到中国监管政策和境外资本市场的情况,以及结合该行业务发展规划及补充资本金的要求”,锦州银行决定不就A股上市更新文件,这被视作终止A股上市申请。

  放弃A股上市的锦州银行也即刻转向港股市场,并在今年4月1日递交H股上市申请文件。锦州银行原本计划于今年6月启动募资计划,但由于港交所要求其补交包括对汉能贷款在内的更多信息,该行在推迟IPO计划后,于10月中旬重新提交H股上市材料。

  锦州银行仅获1家基石投资者认购

  所谓基石投资者,主要是一些一流的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资者的引进被认为是对公司基本面、发展前景的肯定。

  港股的基石投资者需要承诺参与公司的IPO认购,以发行价购买股票,但股票上市交易后一段时间内不得抛售股票,锁定期为3到6个月,通常为六个月。

  此前H股上市城农商行情况显示,除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作为前两家H股上市内地地方银行,分别引入3家、4家基石投资者,分别认购IPO约20%、25%的股份外,此后上市的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徽商银行均获得至少5家基石投资者认购,锁定公开发售额均在5成左右。

  而在今年,香港新上市的公司正在把越来越多的股份卖给基石投资者。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港股市场较为动荡,大多数公司都会选择在公开发行前锁定基石投资者的大额认购,以确保IPO顺利完成。

  以青岛银行为例,该行已锁定6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33.7亿港元的股份,约占68.36%的发售股份。

  城商行赴港上市遇寒流,锦州银行仅获1家基石认购


  青岛银行的基石投资者中,LRC. Belt and Road是苏海德(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借贷平台LendingClub的联合创始人)所持股的合资子公司,将认购本次发行股份的20.2%,或2亿股H股。青岛银行行长王麟19日在记者会上透露,今后会与LendingClub有多方面的密切合作。

  反观锦州银行,其香港IPO仅获1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实属罕见。该行招股书显示,位于宁夏的私营企业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旗下的香港天元锰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认购了锦州银行拟发行的13.2亿股IPO股份中的2亿股,占整个IPO规模的15%,这在赴港上市地方银行中为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宁夏天元锰业目前还持有黄河农商行1000万股,持股比例为0.69%;持有甘肃银行2.01亿股,持股比例为2.67%。此番作为锦州银行的基石投资者,宁夏天元锰业又将锦州银行部分股权收入囊中。

  锦州银行也在新的招股文件中披露称,自2014年起直至10月7日,该行承受一个特定最终集团借款人的信贷风险。据记者了解,该借款人即为汉能集团,锦州银行H股IPO仅获一家基石投资者捧场也与此不无相关。

  据该行招股说明书,总计为94.61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分为与汉能挂钩的受益权转让计划;锦州银行发行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A类债务工具);锦州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B类债务工具)三种。其中附有信贷风险敞口净额(无抵押或第三方对冲)27.7亿元。

  对于处理进展,锦州银行称,该行订立两份资产转让协议,向两家境内金融机构出售相关受益权转让计划投资的一部分,未偿还结余总面值为19.7亿元;另一方面,该行亦与汉能订立协议,在8月提前偿还受益权转让计划及B类债务工具,未偿还总额25.94亿元,当中8亿元计入信贷风险净额。

  通过上述协议,截至10月7日,该行相关受益权转让计划投资结余总额减至36.93亿元,该项余额由汉能在该行的37亿存款被全面抵押,因此为计入信贷风险净额;该行所承担A、B类债务工具信贷风险分别为12亿元、0,因为有第三方对冲,亦未计入信贷风险敞口。

  锦州银行认为,与汉能相关的信贷并无减值损失拨备,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份作抵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最终控股股东所提供的担保。

  香港散户认购冷清

  招股书显示,青岛银行、锦州银行拟发行股份的10%将在香港做公开发售,其余部分国际配售,即青岛银行0.99亿股、锦州银行1.32亿股在香港公开发售,集资额相当于约5亿港元、6.7亿港元。

  根据港股市场新股认购方式,以孖展(保证金)认购新股的截止时间为公开招股截止日上一个工作日,而以现金认购新股的截止时间为公开招股截止日当天。多位港股分析人士称,孖展的认购气氛能代表香港散户投资者对当前新股的认购态度。

  金丰利证券研究部董事黄德几称,关于孖展的融资额,除了辉立证券及耀才证券有上市前的暗盘交易外,其他券商亦未披露,较难知道真正的交易额,但已披露的孖展数据可作为参考。

  城商行赴港上市遇寒流,锦州银行仅获1家基石认购


  数据显示,青岛银行及锦州银行的孖展认购颇显冷清,两家本地券商共借出290万港元的青岛银行孖展,较其公开发售集资额约5亿港元,远未足额;今日开始公开招股的锦州银行则还未出现孖展融资。

  而对比同期的其他香港上市企业,上述两家券商为将于25日上市的中奥到家借出共0.97亿港元孖展额,超额认购近1倍;已于11月20日中午截止公开发售的万辉化工、联合医务分别获超额认购逾14倍、2.4倍。

  黄德几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两只内银股是在多只内银股上市后进行IPO,且是比较小的地方性银行,投资者的投资意欲并不大;一些香港上市的银行在账面值以下,股价偏低,而有些内地银行股是纳入指数股的大蓝筹,估值亦很低,这样促使需要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内银新股找不到更充分的投资理由。

  “港股市场有很多内银股,何时轮到这两只内银行股呢?所以孖展认购较差是很容易理解的事。而这些股又不会卖得很便宜,又不可以低于每股账面值很多的价钱去卖,处于两难的事,预计上市后也难以看到升幅。”黄德几称。

  香港汇业证券策略师岑智勇表示,近期港股成交金额下跌,今日更是不足600亿港元,反应投资者入市意欲不高 ,也影响了IPO的认购热情。他表示,可能市场已有很多内地银行股,投资者倾向先谋而后动。